1.甲女生:鲍勃是个好男人,我觉得他在做他的工作,他也不找任何借口,我希望我有更多的像他一样的员工。乙女士:我不同意,鲍勃不是个好男人,他离过4次婚,他喝太多的酒,同时他沉溺于赌博。以下哪项是对甲乙的争论最恰当的解释?
A.甲说的有道理,在工作上好的男人才是好男人
B.乙说的有道理,在道德上拥有美德的男人才是好男人
C.甲和乙一说的都有各自的合理之处
D.甲和乙对好男人这一核心概念的界定不同
2.某国今年来放松了对销售民用枪支的管制,枪击案发生率快速上升。据统计,大多数枪击案与合法购置的民用枪支被滥用有关,所以有人提出为减少该国的枪击案发生率,政府应该加强销售民用枪支的限制。
下列哪项最能支持上述论述?
A.该国走私枪支的数量远远大于合法购置的枪支
B.目前对枪击案罪犯的严厉惩罚没有足够的威慑力
C.大多数在该国销售的民用枪支的杀伤力并不大
D.严格限制销售民用枪支能得到国民的支持
3.夫妻两人带着他们的一个孩子在路上遇到一名记者。记者问孩子:“你喜不喜欢看动画片呀”记者没听清孩子的回答。孩子父母中的一个人说:“我孩子回答的是‘我喜欢看动画片’。”呆一个接着说:“这孩子在撒谎。她不喜欢看动画片。”这家人中男性从不说谎,而女性从来不连续说两句真话,但也不连续说两句假话。
如果上述陈述为真,那么可以推出( )
Ⅰ、父母俩第一个说话的是母亲。
Ⅱ、父母俩第一个说话的是父亲。
Ⅲ、孩子喜欢看动画片。
A.只有Ⅰ
B.只有Ⅱ
C.Ⅰ和Ⅲ
D.不能确定
1.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本题属于原因解释题型,二者对于鲍勃是否是好男人产生了争论,主要是由于二者对于好男人的界定不同。所以答案为D。
2.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论点是减少该国的枪击发生率,政府应该加强销售民用枪支的限制。B是有效的前提,如果有威慑力,说明就算有枪支,也不会发生枪击案。ACD都与论题无关,直接排除。
3.【答案】A
【解析】假设父母俩第一个说话的是父亲,则第二个说话的是母亲。由于这家人中男性从不说谎,因此,由父亲说的话可推知,孩子的回答确实是“我喜欢看动画片”。如果孩子喜欢看动画片,则母亲连续说了两句假话;如果孩子不喜欢看动画片,则母亲连续说了两句真话。这与题干的断定矛盾。因此,假设不成立,即父母俩第一个说话的不是父亲,而是母亲,Ⅰ为真,Ⅱ为假。因为父母俩第二个说话的是父亲,且男性都说真话,因此事实上孩子不喜欢看动画片,即Ⅲ为假。因此本题选A。